黄站
中華文教網移動版
首頁
sitemap
tags
首頁
>>
課改前沿
>>
農村學校班主任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策略
正文
農村學校班主任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策略
2020-12-28 09:46
趙海松 今日文教2020、12、29日11版
分享到:
山東省東平縣接山鎮中學 趙海松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教育是民族振興、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,是功在當代、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,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、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!鼻嗌倌晔亲鎳磥淼慕ㄔO者,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。農村學校班主任,理應成為對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,加強道德建設的責任人。
一、積極調動各種有利因素,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班級氛圍
“與善人居,如入芝蘭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,即與之化矣”,良好的環境對人的成長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。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家庭、學校、社會,學生接受教育最多的方式又是課堂教學,因此,我們要在校內校外、課上課下建立起一個互動結合的教育網絡,營造出一份有益于未成年成長的社會大空間。
首先,學校要聯系家庭、關注社會,構成“三位一體”,為學生搭建快樂發展的平臺。家庭是孩子的棲息地,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,父母承擔著青少年道德示范和啟蒙的重任,父母的言談舉止、道德觀念和日常行為對孩子具有引導、示范作用,學校因此應負有同家長聯系,關注孩子成長的義務,要引導家長為子女做出表率,改變家庭教育觀念,引導未成年人按社會進步的規律前進,為其愛國主義思想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其次,各學科教學要相互滲透、鏈接,把課堂變成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天堂,F有中小學課堂無不包含著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,各任課教師要在授課的過程中,堅持以人為本,從青少年的實際生活出發,根據其身心發展的特點,爭取有效措施,改革課程設置、教材和教學方法,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,為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,增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,培養德、智、體、美、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創造良好條件。
二、堅持開展廣泛、扎實有效的愛國主義實踐活動,深入挖掘活動中潛在的寶貴教育資源
活動是指一個群體集體參加的教育活動,在活動中通過對學生進行生動、形象、具體的教育,可達到學生自我完善、自我教育的目的。通過實踐活動,來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;通過開展“讀好書,唱好歌,講好故事,看好電影電視”為內容的“四好”活動,來幫助青少年不斷開拓視野,豐富知識,陶冶情操。
總之,青少年是黨和國家的希望,是中華民族的希望,他們的愛國主義狀況如何,直接關系著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。加強和改進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,是黨中央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的重大決策,中小學校要發揮好排頭兵的先鋒作用,弘揚求真務實精神,大興求真務實、調查研究之風,勇于開拓創新,與時俱進,切實把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各項工作抓到實處,落到細處。
分享到:
相關新聞
農村學校班主任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策略
成長本身就是一種魅力
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
我教媽媽說普通話
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芻議
淺談農村地方文化與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有機融合
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問題情境創設
在初中歷史學科中如何實現有效教學
我怎樣給學生排座位
淺談如何打造低年級高效數學課
淺談如何讓學生愛閱讀會閱讀有效閱讀
如何借助信息技術上好初中英語課
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
淺談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
先進班級評比是一把雙刃劍
小組合作學習在高效課堂中的作用
培養初中生化學核心素養的思考與探索
免責聲明:
1、凡本網注明來源:
中華文教網www.minxingan.com
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為
中華文教網
獨家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:
中華文教網
(www.minxingan.com)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
2、
中華文教網
部分文章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,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妥善處理。
焦點閱讀
叫!凹议L批改作業”是守住師道底線
習近平:希望孩子們都能長成中華民族的參天大樹
六部門聯合印發通知:重拳治理未成年人網絡環境!
教育部:全面恢復教育教學秩序 科學精準做好校園疫情防控
頻道精選
元旦絮語
提高教學質量 構建和諧校園
濟世良醫李救民的本草研究
疑難病專家雍全熹調治及方法
你好,奔四的中年女人
印順力作《不快樂,是因為太聰明》出版
“2020年度中國散文年會”于京召開 年度獎項揭
第12屆“毛澤東頌”原創詩書畫征稿評選在京揭曉
著名文化學者郭謙捐贈儀式在平遙古城舉行
傳承引領 歷練成長——三陽鎮小學對青年教師進
下一篇
下一篇:
成長本身就是一種魅力
電話:18610236845
客服qq:
421808130
郵件:zdkw2005@163.com
京ICP備10012388號
? 中華文教網版權所有
中華文教網簡介
投稿指南
聯系我們
tags
版權聲明
sitemap
黄站